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成立于2000年,是我国第一所残健融合、综合性的特殊教育学院,也是北京市唯一一所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学院自成立以来,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张海迪、中国残联主席程凯以及北京市委、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相关领导先后来学院调研考察,对学院建设和发展给予很大支持和帮助。学院先后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助残先进单位-残疾人之家”、“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等9项国家及市级先进集体。
师资队伍。学院拥有富有爱心、专业素质强的教职工队伍。教授、副教授职称教师占比45%,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比100%,双师型素质教师占比82%。
教学科研。学院现有硕士点2个、本科专业6个。硕士专业为教育(特殊教育,专业硕士)、中医(针灸推拿学,专业硕士,视障)。本科专业为特殊教育、教育康复学、视觉传达设计 (听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听障)、针灸推拿学 (视障)、音乐学 (视障),其中残疾人高等教育专业面向全国招生。2014年获批全国首个招收视力残疾生的中医(针灸推拿学)专业硕士学科点,填补残疾人高等教育空白。学院教学科研工作显著,获北京市一流建设专业、北京市特色专业、重点建设学科、优秀教学团队、创新团队、教学成果奖等多项成果。学院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级、市级项目百余项,出版著作教材100 余部。2023年获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学院坚持开放办学理念,与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外院校合作开展办学与交流。
实践教学。学院在OBE教育理念下努力构建人才培养全方位、全过程无障碍体系。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条件完善,有针灸推拿实训室、MIDI电脑音乐制作室、创新设计实训室、非遗艺术实训室、多感官综合实训室、听力检测实训室等特色鲜明的专用实验室,以及设施良好的体育馆、智慧教室、舞蹈教室、多功能厅等通用实践环境,建有校内大学生孵化基地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并在京内及全国多省市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同时学院设有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学习支持。
育人成效。学院践行学专融合、残健融合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多年来残疾学生曾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首都校园励志人物等荣誉。学生多次获得 “互联网+”、“挑战杯”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大学生电子商务挑战赛、莫扎特国际钢琴大赛等各类学科竞赛的国家级、市级好成绩。2024年,“触手可及——国内首创无障碍盲人键盘”项目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妙手》项目获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苹果移动应用创新赛一等奖及全部奖项;音乐学专业学生获第32届马佐夫舍(肖邦国际音乐节)中国赛区专业组金奖。
学院是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分会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分会的副理事长单位和秘书长单位,中国残联设立的“全国残疾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和“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市残联设立的“北京市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和“残疾人青年演员培训基地”。建有北京市第一个残疾人大学生艺术团,多次在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中斩获佳绩。师生参与 2022 年北京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演出,向世界展示了残疾学生的风采。学院学生在各届残奥会上共取得六金三银并破两项世界纪录的辉煌成绩。